来源: 类型:
“乌兹别克斯坦”在乌兹别克斯坦语中为“自己统治自己”、“自己是自己的主人”,即“独立”之意。9-11世纪,乌兹别克斯坦民族形成。13世纪被蒙古人征服。14世纪中叶,阿米尔·帖木儿建立以撒马尔罕为首都的庞大帝国。16-18世纪,建立布哈拉汗国、希瓦汗国和浩罕国。19世纪60-70年代,部分领土(现撒马尔罕州和费尔干纳州)并入俄罗斯。1917-1918年建立苏维埃政权,1924年10月成立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,成为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。苏联解体后于1991年8月31日宣布独立。1991年9月1日起正式脱离苏联,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,改国名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,并将这一天定为国家独立日。乌兹别克斯坦从此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。
阿米尔·帖木儿是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历史人物,被视为民族英雄,在塔什干市中心矗立着帖木儿骑马雕像,不远处即为帖木儿家族博物馆,馆内陈列着帖木儿家族及后代生前遗物。
乌兹别克斯坦是位于中亚腹地的“双内陆国”,其五个邻国均无出海口。北部和东北与哈萨克斯坦接壤,东部、东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相连,西与土库曼斯坦毗邻,南部与阿富汗接壤。国土面积44.74万平方公里,东部为山地,海拔1500-3000米,最高峰4643米;中西部为平原、盆地、沙漠,海拔0-1000米,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二。全境平均海拔200-400米。
乌兹别克斯坦属严重干旱的大陆性气候。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,雨雪不断;夏季炎热,干燥无雨,昼热夜凉明显。1月平均气温零下5℃(北方)和零下3℃(南方),最冷时,地面最低温度可达零下30℃;7月平均气温28℃(北方)和32℃(南方),最热时,地面最高温度可达44℃。年降水量:平原90-580毫米,山区460-910毫米。降雨季节主要在秋冬季。
乌兹别克斯坦属东5时区,比北京时间晚3小时,未实行夏令时。
全国共划分为1个自治共和国(卡拉卡尔帕克斯坦共和国)、12个州(花剌子模州、纳沃伊州、布哈拉州、撒马尔罕州、卡什卡达里亚州、苏尔汉河州、吉扎克州、锡尔河州、塔什干州、纳曼干州、安集延州、费尔干纳州)和1个直辖市(塔什干市)。
首都塔什干是中亚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,现有常住人口299.95万(截至2023年7月1日)。其他主要经济、旅游城市有布哈拉市、撒马尔罕市和纳曼干市。布哈拉市位于乌兹别克斯坦西南部,泽拉夫尚河三角洲上的沙赫库德运河河畔,布哈拉绿洲中部,人口28.92万,是布哈拉州的行政、经济和文化中心,东北距首都塔什干434公里。撒马尔罕市是撒马尔罕州首府,著名旅游城市,位于泽拉夫尚河畔,东北至首都塔什干的铁路距离为270公里,南至阿富汗国境为249公里。面积51.9平方公里,人口57.32万,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第二大城市。纳曼干市是纳曼干州首府,位于费尔干纳盆地北部,东南距塔什干市200公里,面积约101.5平方公里,人口36.51万,是乌兹别克斯坦人口第四大城市。
乌兹别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,共有120多个民族,主体民族为乌兹别克族,约占总人口的84.4%。其他主要民族有塔吉克族,约占4.9%;哈萨克族,约占2.4%;卡拉卡尔帕克族,约占2.2%;俄罗斯族,约占2.1%。
乌兹别克斯坦是传统的农业国,粮食可自给自足,棉花产量位居世界第六位,乌还是中亚重要的水果和蔬菜产地。
乌兹别克斯坦资源丰富,现探明有近100种矿产品。其中,黄金探明储量3350吨(世界第4),石油探明储量为1亿吨,凝析油探明储量为1.9亿吨,天然气探明储量为3.4万亿立方米,煤储量为20亿吨,铀储量为13.92万吨(世界第10),铜、钨等矿藏也较为丰富。截至2022年底,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开采量居世界第17位,黄金开采量居第8位,铀矿开采量居第5位。
非金属矿产资源有钾盐、岩盐、硫酸盐、矿物颜料、硫、萤石、滑石、高岭土、明矾石、磷钙土以及建筑用石料等。
截至2023年7月1日,乌兹别克斯坦人口3637.23万,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1.0%。乌兹别克斯坦的人口主要集中在中部、东部和南部,西部和北部沙漠地区人烟稀少。乌兹别克斯坦华人数量约5000-6000人,主要集中在塔什干市及塔什干州、锡尔河州、布哈拉州、费尔干纳州等地,开展石油天然气管道、隧道、煤矿、电站等项目合作。
乌兹别克斯坦是联合国、欧安组织、独联体、上海合作组织、伊斯兰合作组织、突厥语国家组织、中亚合作组织、不结盟运动等国际和区域组织正式成员,是世界银行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、亚洲开发银行、欧洲复兴开发银行、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成员。